速递 多式联运、智慧监管 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单月历史上最新的记录 喜迎“开门红”
集装箱卡车穿梭往来,卸船机高耸待命,堆场上作业车辆轰鸣……近日,位于湖州的长兴港码头开足“码”力,呈现一片繁忙景象。在湖州海关的监管下,一艘装载着无纺布等纺织品的集装箱货轮缓缓启动,从长兴港出发驶向宁波舟山港,通过海河联运出口到韩国。
这批产品来自浙江金三发进出口有限公司。连日来,该公司车间里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装载货物的大货车在仓库外整齐有序排列,陆续运载产品至长兴港出口。“春节过后,海外订单需求加大,企业迎来生产旺季,订单已排至5月,每天要发近百吨无纺布到长兴港。”浙江金三发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陈利奇介绍,今年1月,公司出口已超9000万元。自去年7月长兴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启用,公司实现了“家门口”出海,效率更加高、方式更便捷。
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,一辆辆叉车来回运输集装箱,在龙门吊的作业下有序装车,“恒林”的椅子、“中源”的沙发和“峰晖”的竹制品等货物,成为往来海河联运大通道上的“常客”。
不靠海的城市成为“港口”,在水网密布的浙江并不是少数,湖州港就是这里面之一。作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,湖州港凭借着多式联运内河枢纽港集聚优势,集装箱吞吐量屡刷新纪录。2024年,湖州港总实力保持全国内河港口前十,对长三角辐射力、全国影响力显著地增强,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同类型港口首位。据统计,今年1月,湖州港完成内河集装箱吞吐量10.1万标箱,创单月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同比增长31.6%,顺利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“湖州地区出口产品以家具、办公椅、纺织品等为主,通过海河联运、‘水水中转’模式发往全球各地,年外贸集装箱超过20万标箱。”湖州海关监管三科科长沈中辉表示,节后外贸企业迅速开工,内河港货物运输量大幅度增长,为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,湖州海关依托“浙江e港通”,逐步优化作业流程,实现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”,有效提升通关效率,使内陆港真正成为国际贸易的“始发港”和“目的港”。
此外,湖州海关还全力提升监管效能,运用智慧化物流监控体系,掌握货物到港时间,提前做好业务对接。同时,畅通预约查验机制,为外贸企业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,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。企业在湖州港码头的出货量大幅度增长,外贸订单络绎不绝。
新年新气象,在之江大地,蹄疾步稳、一往无前的冲锋号已然吹响。“新的一年,我们将继续围绕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,深入企业组织大调研大走访活动,持续提升‘直装直提’、联动接卸等通关模式的运用覆盖面,与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,致力打造最优港口营商环境。”沈中辉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