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煤炭产业各省(区)今年这么干!

  近期,各省(区)陆续召开两会。随着各省(区)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出炉,主要产煤省(区)2025年如何推动煤炭产业高水平发展的“路径图”更加清晰。本刊特摘编相关联的内容,以飨读者。

  新建智能化煤矿130座。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。抓好煤电项目建设,完成煤电机组“三改联动”600万千瓦。

  实施中煤烯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。促进煤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。落实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支持政策,全力发展煤机装备、风电装备、光伏组件等装备制造业。提升太原煤炭价格指数、中价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价值,做优煤炭、焦炭商品交易市场。

  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,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在产大型煤矿超过50%,推动能耗、水耗、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。

  紧扣产业体系建设抓项目,加快西安高新集成电路、比亚迪二期等项目建设,力争国能神华煤炭综合利用、延长千万吨炼化等项目开工建设,工业投资4500亿元以上。

  巩固提升优势产业。持续稳煤扩油增气,加快杨家坪、可可盖等煤矿建设,推动榆林和延安气田挖潜扩能、宜黄区块增储上产,力争全年原煤产量8亿吨,天然气产量370亿方。

  实施重点项目谋划行动,快速推进荣盛煤化一体化等一批百亿级项目早一天开工、早一天达产。

  加快煤基新型合成材料、先进碳材料、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产品技术开发应用,推动煤化工与绿电、绿氢等耦合发展,高水平建设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区,快速推进国能煤制油、宝丰煤制烯烃、久泰新材料等项目建设,力争煤化工产业链产值稳定在千亿元以上。

  加强资源循环利用,高效做好回收利用,支持建设鄂尔多斯高铝粉煤灰和再生铝资源利用基地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

  以油气生产加工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、新型电力系统、绿色矿业及加工、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为牵引,推动新型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。

  积极推进准东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、哈密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与产业化示范区建设,加快准东煤制气、煤制烯烃、煤制甲醇和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,全力打造国家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。

  深入推动煤电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。稳妥实施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,规划建设胶东地区清洁供暖一张网。

  支持平煤神马等5家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,培育国家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企业10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,新增规上工业公司2500家。

  严格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,推进钢铁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4个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,建成100个绿色工厂、10个超级能效工厂。

  实施固态废料综合治理行动,更大力度推进磷石膏、锰渣、煤矸石、粉煤灰、赤泥等综合治理。

 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“打非治违”,突出抓好煤矿、非煤矿山、建筑施工、危化品、道路交互与通行、城镇燃气、民爆物品、森林防火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。

  力争开工建设国能宁煤70万吨煤制烯烃和80万吨煤制油升级示范、中石化对位芳纶、平煤神马尼龙等总投资500亿元以上的精细化工项目。

  协调推进传统产业提升、新兴起的产业壮大、未来产业培育,逐步推动现代煤化工、新型材料、清洁能源、数字信息等产业集群发展。

  实现新增煤炭产能800万吨、火电装机130万千瓦、风电光伏装机2060万千瓦、储能60万千瓦目标。

  确保全区90%的化工园区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、90%的煤矿抵达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,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。

  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、供热、灵活性改造“三改联动”,加快煤矿智能改造。

 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做好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加快煤矿安全有序复工复产。

  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实施绿电进江苏、进企业、进园区工程,开展企业绿电直连试点,提高绿电就近就地消纳能力。

  推进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试点,开工、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以上,加快旭龙、古水等大型水电站和690万千瓦火电项目建设,供应电煤3000万吨以上。

  统筹推进产业、能源和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,加快钢铁、水泥、煤电、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。

 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,紧盯燃气、消防、煤矿、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。

  全面推动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。开工建设安家庄、唐家河、新柏、马福川、毛家川煤矿。煤炭产量超7000万吨、原油产量达1250万吨以上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