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场会上听“拼”的声音

  ◎一季度将针对零售、餐饮、文旅、住宿等重点领域分4批发放2亿元消费券,以点带面促进市场繁荣

  1月19日,正值省两会召开期间,省委、省政府利用晚上时间,“套开”一个专题会议——全省拼抢一季度、实现“开门红”动员部署会。

  旁听会议时,记者发现,整个会场坐得满满当当,来自不相同的领域、不同战线的参会者精神饱满、神情专注。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到各省辖市、济源示范区、航空港区。

  对河南来说,在这样的时间节点、以这样的规格专题部署一季度工作是少见的,让人深切感受到一种干字当头、奋发有为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。

  “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,也是政策实施、资金下达、项目启动的重要时段。”

  “拼抢一季度、实现‘开门红’,必须发挥优势同心干,干字当头、埋头苦干,齐心协力、凝聚合力,用务实方法、着实力道,把优势发挥好、发挥在一季度各项工作中。”

  会议传达的精神,道出了“加开”这个会议背后的深意。1月5日举行的全省第十五期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活动上,省委、省政府向全省上下传递的“起步就要冲刺、开局就要争先”的信号已十分鲜明。这次会议是再部署再动员,更处处体现着“一天也不耽搁、一时也等不起、一刻也慢不得”的强烈意识。

  如何将这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?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就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、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作工作安排,省委常委、副省长张敏就落实国家金融政策、提振消费作工作安排。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在汇报发言中,讲清了政策举措,讲出了信心决心。

  项目建设“拉满弓”。建立“两重”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项目库,出台一季度政策支持和要素重点保障项目白名单,健全重要项目集中攻坚机制,集中力量、集聚资源、集成要素推动“双百工程”、省重点项目、“三个一批”项目等标志性、引领性、支撑性项目建设,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产出效益。

  抢抓政策“窗口期”。以更大力度推动中央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落地实施,落实好我省推动一季度经济“开门红”28条配套政策,抓紧实施一批成熟度高、见效快的政策措施,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。

  资金用在刀刃上。把管好用好各类资金摆在更突出位置,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,推动各类优惠政策集成打包、精准“滴灌”;另一方面优化拨付流程,确保资金直达快享、免申即享,尤其是财政资金、债券资金要急用先行,条件成熟的及早下达、拨付使用,真正让资金花出实效来。

  提升服务稳生产。优化“万人助万企”包联机制,对全省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前900家工业公司和前600家服务业企业,逐企建立“领导干部+责任部门+金融机构”的服务专班,实行实名制、台账化帮扶。

  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郑州市、洛阳市、航空港区先后表态,将拿出“拼”的精神、“闯”的劲头、“实”的作风,拼经济、抢项目、扩投资,奋力夺取“开门红”。

  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,我省发布了“两个名单”“三个方案”,即2025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、省级包保服务重点企业专班清单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、河南省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、预下达我省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方案。

  “省两会期间召开的动员部署会,吹响了‘集结号’,引领我们把劲头鼓足、把责任压实,必将为开好局、起好步、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牢基础。”会场内外,拼经济的氛围已经拉满,与会干部干劲和斗志高涨。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马健说,将坚持工作聚焦项目干、要素跟着项目走、服务围绕项目转,始终把项目当阵地、把现场当考场、以进度为尺度,干字当头、迎难而上、奋发有为,努力推动更多项目落地生根、尽收其效。

  人勤春来早。虽然春节尚未到来,记者走出会场,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。

  跑好新年“第一棒”,我省依靠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和改革行动,释放更多积极信号。各部门采取超常规、快节奏、具体化举措,推动政策靠前发力、项目靠前实施、措施靠前落地,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,奋力拼抢一季度“开门红”。

  工业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主战场。拼抢一季度经济“开门红”,全省工信系统将围绕加大工业设施更新和技术改造、分群分链开展上下游对接,精准出招,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。

  拼投资,加力扩围工业设施更新和技术改造。抢抓“两重”“两新”政策机遇,推进工业领域存量设备应换尽换,力争一季度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%以上。快速推进1556个工业设施更新过审项目金融投放,促进项目早实施、早见效,力争一季度新开工技改项目400个左右、竣工投产项目100个左右。分级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,组织市县大力推进“智改数转网联”新技改。

  通堵点,加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适配性对接。围绕打造重点链群,分群分链开展适配性对接,力争一季度开展系列产业对接活动1000场以上。其中,举办产销对接200场,力争一季度达成产销协议1500亿元左右;举办产融对接200场,力争一季度新增贷款授信1000亿元左右;举办产学研对接100场,力争一季度达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00亿元以上;举办人才用工对接300场,力争一季度达成人才用工意向10万人以上。

  抓包保,加力提升重点企业全链条服务质效。对全省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前900家工业公司和前600家服务业企业,逐企建立“领导干部+责任部门+金融机构”的服务专班,实行实名制、台账化帮扶。保春节稳产,开展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;保要素供应,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清单和重点企业纾困台账;保拖欠清理,深入推动新一轮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。

  消费是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,是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,抓好一季度促消费工作对全年经济稳步的增长至关重要,必须起步即冲刺、开局即决战。

 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更广了。今年消费补贴新增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(手环)3类数码产品,家电由8大类扩围至12大类。目前,对各市预拨资金已经到位,力争通过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2000亿元。

  春节文旅消费更丰富了。我省将围绕“春满中原·老家河南”主题,组织并且开展新春系列活动500场以上,办好文博展览、艺术演出、非遗展示、民俗文化活动等,让市场热闹起来,让文旅产业链条长起来。同时将持续发放消费券,一季度将针对零售、餐饮、文旅、住宿等重点领域分4批发放2亿元消费券,联动商超、酒店、景区等,以点带面促进市场繁荣。

  此外,我省还将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,全力发展家政、健康、养老、托育等领域消费,不断的提高品质、优化环境。积极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,丰富沉浸式、交互式、体验式消费,增强消费市场新活力。

  稳预期强信心,离不开“真金白银”的支持。全省财政系统按照部署,合理统筹安排资金,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、更加给力,力保一季度“开门红”。

  全力做好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资金保障。“两新”方面,财政部预拨我省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50亿元,于1月20日下达各地,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更好惠及千家万户。同时,按照央地9∶1的原则,省财政将全额承担地方配套资金。促消费方面,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省财政已安排资金2亿元,用于零售、餐饮、文旅、住宿等领域发放消费券,充分激发消费活力。恢复生产方面,于1月15日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《关于做好2025年第一季度规上工业公司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》,为一季度企业满负荷生产提供真金白银支持。

  全力发挥专项债券补短板增后劲扩投资作用。新增专项债券方面,推动2025年提前批新增专项债券早发、快用、专管,确保债券资金到位后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。隐性债置换债券方面,1月21日将首批发行2025年置换债券352.9亿元,其余额度根据偿债需要分批安排发行。同时,重视专项债券收回闲置存量土地、用于新增土地储备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政策走向,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,充分释放政策效能。

  全力兜牢兜紧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加大资金统筹力度,春节前将调拨市县现金1000亿元以上,支持各地做好“三保”,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不停工,清偿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。各级财政全力落实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、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、城乡低保标准提标等政策,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。

  同时,把管好用好各类资金摆在更突出位置,优化拨付流程,确保资金直达快享、免申即享。对资金拨付使用实施全流程监控预警,保证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。

  “全省拼抢一季度、实现‘开门红’动员部署会上指出,‘让经营主体在河南营商便利、发展更好’‘做强产业、扩大开放’等。郑州海关将强化拼抢意识、敢作善为抓好落实,抓改革提效能,优服务促便利,为确保一季度我省经济实现‘开门红’贡献海关力量。”1月19日,省政协委员,郑州海关关长、党委书记王军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。

  一是全力促进外贸质升量稳。强化重点产业链调研分析,提升外贸监测精准度;针对性丰富政策“工具箱”,细化落实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措施;同时,通过“关长送政策上门”等指导企业用好各项政策红利,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,深入推动智慧海关建设,持续提升通关效率。

  二是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深化与匈牙利机场海关关际合作,支持郑卢“双枢纽”和重点航空物流项目落地发展,助推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发展;支持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,优化“海铁直运”“先查验后装运”等监督管理模式,助推中欧班列扩量提质;支持TIR等国际跨境公路运输拓线增量、丰富种类;深化关企协同共治,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;支持周口、信阳等内陆水运港口开展进境粮食中转换装换运业务。

  三是着力推动开放平台提档升级。支持“铁公机水”联动发展,深化“区港一体化”模式应用,推动口岸、自贸试验区、综合保税区及指定监管场地联动发展,充分释放物流与开放平台叠加效能。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监管服务体系2.0版,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制度成果。

  “我们要把各项工作往前抓、往前推、往前赶,争取实现‘开门红’。”1月19日,参加完全省拼抢一季度、实现“开门红”动员部署会,省政协委员、铁福来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泽铭感到格外振奋。

  这次会议强调,要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。位于宝丰县的铁福来集团正是一家深耕煤矿瓦斯防突钻探领域、致力于以装备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  铁福来集团成立22年来,始终聚焦主业,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突钻探装备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8项,独创的“下向孔钻扩一体化瓦斯治理技术”“TMB盾构岩巷钻冲抽装一体化平台”等多项技术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,研发的自动化智能瓦斯钻探装备成为煤矿安全保障的新生力量,创新产品两次入选国家能源局“能源领域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名单”。

  2018年,留学归来的武泽铭担任集团总经理后,铁福来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步伐进一步加快,曾经笨重的煤矿工业设施慢慢的变“聪明”、越来越安全。他认为,智能化、无人化是煤矿工业设施的发展方向。

  开局关乎全局,起步决定后程。目前,铁福来集团的煤矿防突钻探设备已应用于全国500多家煤矿,并与全国多家大型能源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。

  “战鼓已经擂响,必须干字当头。”武泽铭表示,将贯彻落实好动员部署会精神,全力以赴抓好生产经营,前瞻性谋划好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,争取在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、掌握主动、赢得优势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